近期,2023年全国研究生考试复试结果陆续公布,材料工程学院2023届考研学子喜报频传,再获佳绩。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录取率达47.6%,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硕士研究生录取率达40.4%。其中,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考研学生被“双一流”院校录取45人,占录取人数的76.27%。考研上线人数、被“双一流”院校录取等均创学院新高。
“除了自身的努力坚持,我感觉学院长期坚持的好教风、好学风使我受益匪浅。老师们认真负责的态度,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,为我考研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”被华东理工大学录取的赵迪同学介绍到。
“良好的学风培育,从新生入校就开始了。我们以入学教育为切入点,持续开展’系好第一扣,走好每一步’入学教育工作。邀请行业专家、优秀校友等对学生进行专业前景教育、个人成才教育。引导学生做正确的学习生涯规划,鼓励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养成刻苦钻研的好习惯。”材料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金玲说到。学院采取“四结合”方法,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目标与与新生入学教育相结合,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,与课程学习相结合,与学生日常管理相结合。在潜移默化中,影响学生既要树立远大理想,又要脚踏实地。
晚上九点多,博士实验室里依然灯火通明,人声鼎沸,这是材料工程学院的教师仍然在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。“我加入了于翔老师的科研团队,老师那种对待科研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,深深影响了我,开拓了我的视野,提高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。”“我在大二的时候加入了王玉周老师的科研团队,王老师是一个专业知识渊博的老师,教会了我很多的专业知识,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了各类学科竞赛,获得“互联网+”国家级铜奖,省级一等奖,挑战杯省级三等奖。通过学科竞赛的锻炼,在考研复试中,为我‘加分’不少”。
良好的教风来自学院每一位老师内心坚持,他们结合学科专业特点,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,立足实际,创新教学方式,加大对教学质量的监控,鼓励学生进入老师项目进行科研,坚持以教科研成果、学科竞赛双轮驱动,逐步形成具有教学特点、专业特长和学院特色的教学科研育人模式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生进行专业课指导,近三年获得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3项,获得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大赛一等奖1项、三等奖2项,在各类学科竞赛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省级奖项10余项。
“龙哥,我被东华大学录取了!你可是分享我好消息的第一个人哦”这段时间,被同学们称为“龙哥”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2019级班主任迟长龙老师幸福的“烦恼”着。“遇到高兴和不高兴的事情,我们总会第一时间找龙哥,他是我们心目中的‘奥特曼’,每逢遇到困难,总会有光的来临。”“去年半夜12点多,在我生病的时候,我给龙哥打电话,不到半小时,龙哥给我送来了药品”“中秋没回家,龙哥陪我们一起过。国庆假期时,也是龙哥一直陪着我们,为大家串讲知识点”“考研中我想过了放弃,是龙哥在线上领着我们唱《真心英雄》,坚定了我的信心”“告诉学弟学妹们,龙哥的《高分子化学》这门课,每年都会添加行业新的内容,一定不要错过哦”提起班主任“龙哥”,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2019级的同学们滔滔不绝,有一肚子的话想说。
“学院里其实有一群‘龙哥’,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,不仅仅要引导他们对知识进行探索学习,更要注重品德的塑造。”学院党委书记辛长征介绍到。
“今年我们上线的学生,全部成功‘上岸’,这得益于我们开展‘研’途有我,行则将至”系列活动。”副院长杨柳说到。
学院开展的“‘研’途有我,行则将至”系列活动,为学生考研保驾护航。备考前期,学院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阵地,从学院和专业两个层面开展了考研主题系列讲座,从政策解读、数据分析、经验分享等方式帮助站在分岔路口的学生摆脱迷茫、找准定位;冲刺期间,学院组织专业课辅导、英语打卡、考研模拟考试等活动,全方位提升考研学生的学习技能和能力。成绩公布后,学院第一时间掌握学生成绩,各系根据成绩制定“一对一”的针对性帮扶政策,复试期间,各系专门召开考研复试调剂会,详细讲解2023届考研形势、复试考核的基本内容,准备复试的方法、复试准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。针对考研调剂方面,由专业老师向同学们综合介绍了近几年来考研调剂详细情况,调动一切力量为学生推荐调剂学校。
院长王振领在总结考研成绩时说到:“学院考研成绩能够取得新突破、再创新辉煌,既是考研学子寒窗苦读、不懈奋斗的结果,也是学院上下认真落实学校党委“三全育人”要求,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结果。我们一定会把经验总结好,把优良的教风学风传承好,让学生一届更比一届优秀。”
(文/图:赵玉明 审核:辛长征 编辑:刘东海)